鄉(xiāng)村振興看組織 齊河“沙張樣板”有點兒“土”

2018-07-05 15:37:00 來源:大眾網(wǎng) 作者:程吉童 石勇 田彬 趙波

如今,沙張村并入了沙張社區(qū),家家戶戶住著小別墅,實現(xiàn)了五化五通,亮堂整潔。

在沙張村的大棚里,農(nóng)民忙于勞作,“無公害”哈密瓜翠色欲滴,豐收在望。

  記者 程吉童 通訊員 石勇 田彬 趙波

  倆村民抬杠了。

  “過來!”

  曹光慶把他倆喊到了便民服務大廳。問明原因后,曹光慶說:“你倆愿讓我處理還是愿去派出所處理?”

  誰都不愿去派出所。

  “那這樣,你倆一人買倆菜,一人買瓶酒,我陪著。”

  倆人喝著吃著,又成好哥們兒了。

  是的,在很多人看來,村支書曹光慶的方法有點“土”。但正是因為“土”,在齊河縣胡官屯鎮(zhèn),以曹光慶為書記的沙張村黨支部才獨樹一幟。

  近年來,在鄉(xiāng)村振興的大背景下,沙張村黨支部用“土”方法,鍛造出讓人想不服氣都不行的基層黨組織,硬是把曾經(jīng)的“土沙張”變成了“明星村”。

  “土氣”支書

  有人說:支部強不強,關鍵看支書。支書正派,群眾自然擁護,前面叫號,后面敲鑼。

  問題是,曹光慶只有高中學歷,從來沒離開過農(nóng)村,雖說當了6年的村主任,19年的村支書,但不論是言談舉止,還是穿著打扮,他更多的角色還是農(nóng)民。

  這咋辦?

  曹光慶不搞也搞不了“大權獨攬”,就把原本歸誰的責任歸誰承擔:文書齊丙寶負責精神文明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、移風易俗;全村14個黨員劃片包胡同、包農(nóng)戶、包企業(yè)。這樣一來,不僅曹光慶的手腳放開了,各負責人也找到了歸屬感。

  更難能可貴的是,曹光慶善于學習。辦公室里沒電腦,報紙雜志卻常看常翻,上面出了什么政策,什么行業(yè)最賺錢,他比誰都清楚,“不能光低頭拉車,也得抬頭看路嘛”。

  剛干村支書的那一年,村里打算搞奶牛養(yǎng)殖,大伙兒腰包里的血汗錢不敢放心投。曹光慶告訴大眾網(wǎng)記者:“好不容易把項目引來了,卻出現(xiàn)了這種情況。我就跟齊丙寶和村主任李學強先投了幾十萬,領著大伙兒把牛場建了起來。”

  如今,奶牛存欄1500頭,緊跟市場,又和蒙牛乳業(yè)達成了托管合作協(xié)議,每年銷售鮮奶達3000萬元,村民不但可以得到80萬元的分紅,還解決了20人的就業(yè)問題。

  更感人的是遷建新社區(qū)那一次。當時每戶需要先期繳納兩萬元。村里約定“誰先交錢,誰先選房”。但仍然沒人響應。太尷尬了。于是,曹光慶等人帶頭交錢,社區(qū)建成后,大家又放棄了優(yōu)先選房的權利,采取抓鬮選房。

  此外,村里將大伙兒上繳資金和財政撥付資金,全部交給鄉(xiāng)鎮(zhèn)經(jīng)管站統(tǒng)一支配,黨支部不染指一分。整個建設過程,1600萬元的建設費用,大伙兒從沒有說三道四。

  如今,沙張村并入了沙張社區(qū),家家戶戶住著別墅,實現(xiàn)了五化五通,亮堂整潔。村民張女士告訴大眾網(wǎng)記者:“成績就在這里擺著,隨便看。俺們的黨支部,不服不行!”

  “小隊長”和“紀檢書記”

  基層要發(fā)展,上面派干部。派來的干部有的反應:基層的工作真難干。但像曹光慶這樣土生土長的基層人,卻對基層工作不打怵。

  5月24日是黨員活動日,董義山作為群眾代表,跟黨員們坐在一塊,心里說不出來的滋味兒:“俺們董家只有兩戶,按照過去的辦法,誰都選不上群眾代表!

  據(jù)了解,沙張村有李、曹、張、齊、萬等9個姓氏,宗族有大有小。毋庸諱言,在過去的農(nóng)村,即便是“全民公選代表”,也存在大宗族左右村內(nèi)事務的現(xiàn)象,有的獨門小戶一輩子都甭想?yún)⑴c進來。

 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,為了充分聽取大伙兒的意見,沙張村黨支部打破慣例,按照姓氏,每姓推選一名德望高、輩分高的人來做群眾代表。

  每次黨員活動日,大伙兒討論村里的工作,形成決議后,所有參會人員簽字。然后,群眾代表們再到本族宣傳解釋。曹光慶告訴大眾網(wǎng)記者:“這種辦法推選出來的群眾代表,是不領工資的‘小隊長’。他們主動幫忙公開村務、做好解釋說服工作,在支部決策實施前,讓群眾知情,進而支持!

  此外,談到錢的問題,曹光慶說,黨支部堅持財務公開,成立了理財小組,每月、每季、每年都張榜公布錢的去向,較大的花銷必須經(jīng)過群眾代表會同意后才能實施。

  去年,一位村民將舉報信送到了縣里。反饋到村里后,曹光慶這個實在人只有實在辦法。他把舉報信的主要內(nèi)容張榜公布,并公開道歉、解釋說明。“群眾寫舉報信是幫咱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啊,咱感謝還來不及,怎么可能藏著掖著呢?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及時改正,等到事處理不了了再著急就晚了!

  就這樣,沙張村的黨支部將寫舉報信、撥打熱線電話的村民,形象地稱為不拿錢的“紀檢書記”。

  正是有了“小隊長”的幫助,有了“紀檢書記”的鞭策,曹光慶帶領的黨支部管理村莊25年來,從未動用過縣鄉(xiāng)的公安警力,更沒發(fā)生過一起群眾上訪事件。

  “一條紀律”

  怎么讓人家記住你的好?關鍵時刻你要站出來,頂上去。這方面,沙張村的黨支部做的非常漂亮。

  36歲的村民王三紅突患半身不遂,醫(yī)療費用高昂,曹光慶第一時間將她送到了醫(yī)院,并墊付了5000元;村民王傳忠得了肺癌,黨支部在貧困家庭照顧基金中拿出2000元來;村民李學春得了肺癌、王傳國得了尿毒癥,各得到了村里捐助的2000元……

  這樣的事跡不勝枚舉。大伙兒有困難,村干部要第一時間站出來。這是沙張村黨支部的一條紀律。

  如今的沙張村,集體年收入20萬元,每年都要拿出10多萬元,為大伙兒繳納黃河水費、小麥玉米保險和有線電視等費用。此外,還免費給大伙兒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,去年天然氣入戶,每戶又補貼了7000元。

  黨支部每次都這么給力,大伙兒自然感覺靠得住。

  前段時間,連降大雨給一位村民帶來了麻煩。他的13棵樹被附近企業(yè)排出的水淹了。村民不找企業(yè),而是直接給曹光慶打了電話。曹光慶趕到現(xiàn)場后說:“你這樹一棵頂多值40塊錢,13棵樹讓企業(yè)賠你520塊錢吧!

  村民心服口服。

  黨支部正派,村風民風同樣風清氣正。去年,“天禾”公司(黨支部引來的一家公司)臨時借用大伙兒門前的公路晾曬油葵。不料天降大雨,公司人手緊,眼看著一季的收成就要泡湯了,公司經(jīng)理叫苦不迭。但讓人感動的是,只見大伙兒紛紛拿出自家的油布、簸箕,爭分奪秒搶收起來,那干勁兒像是在搶收自家的油葵,最終幫公司挽回了損失。

  但村民卻說的很實在:“企業(yè)都是外地的,來到咱這里什么都不熟悉。村干部幫著跟上邊對接,俺們就幫著忙活點眼前事兒,畢竟都不容易……”

  采訪到這里,差不多該結束了。但曹光慶興致不減,拉著大眾網(wǎng)記者讀起了他的日記,其中有句話寫得很好:不要假裝在努力,因為結果不會陪著你演戲。

  

初審編輯:馬寶濤

責任編輯:白雪

相關新聞
推薦閱讀
  • 德州市中心三區(qū)非居民用水價格7月1日起上調(diào)

    VCG11409625704_副本.jpg

    7月5日,大眾網(wǎng)記者從德州市物價局獲悉,結合我省水資源費改稅政策,德州市物價局明確了德城區(qū)、經(jīng)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、運河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(以下簡稱“三區(qū)”)城市供水價格政策。自本月起,德城區(qū)、經(jīng)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、運河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的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種用水價格上調(diào),由4.02元/立方米調(diào)整至4.42元/立方米,居民用水仍執(zhí)行階梯制度,價格不變。[詳細]

    2018-07-05:大眾網(wǎng)
  • 德州公安發(fā)布原創(chuàng)MV《苔》 歌唱最美鄉(xiāng)村警察

    苔海報1橫版.jpg

    7月4日,德州市公安局發(fā)布一首《苔》MV,瞬間引爆網(wǎng)絡!短Α罚ㄠl(xiāng)村民警版)MV是山東省德州市公安局根據(jù)古詩版《苔》改編創(chuàng)作的歌曲。通過歌詞改編,重新演繹,把廣大基層民警,特別是鄉(xiāng)村民警比擬成“苔”,從一名鄉(xiāng)村民警的角度,抒發(fā)這個群體甘于寂寞,默默無聞,永續(xù)傳承,守護鄉(xiāng)村平安的忠誠和愛民情懷,為“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”添注“平安注腳”。 [詳細]

    2018-07-04:大眾網(wǎng)
  • 德州新考錄公務員7日至9日面試 1690人取得資格

    VCG11494088373_副本.jpg

    7月4日,記者從德州市人社局獲悉,2018年德州市考試錄用公務員面試將于7月7日至9日舉行,面試地點為:德州市皇明太陽谷微排酒店。經(jīng)過資格審查、繳費確認,最終共計1690人取得面試資格。[詳細]

    2018-07-04:大眾網(wǎng)
  • 德州"百企下南洋"代表團在緬甸開展商務對接:攜手合作 開放共贏

    4d85df1bc465a4a8783f8d770e5dbf33.jpg

    6月30日至7月2日,緬甸仰光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——由17家德州企業(yè)組成的“百企下南洋”代表團,帶著合作共贏的誠意,在這里開展了一系列商務活動。 [詳細]

    2018-07-05:德州日報
  • 德州東海香港城消防通道上鎖 物業(yè):考慮樓內(nèi)安全

    近日,家住德州東海香港城小區(qū)1號樓的張女士撥打12345市民熱線反映,該樓一單元消防通道門平時都是鎖著的,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,希望主管部門調(diào)查核實,盡快督促物業(yè)疏通消防通道。[詳細]

    2018-07-05:大眾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