團伙倒賣幾十萬條個人信息 齊河警方順藤摸瓜斬斷犯罪鏈條

2018-11-22 20:43:00 來源:大眾網(wǎng) 作者:翟巖

齊河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

齊河警方繳獲的作案工具及非法所得

  大眾網(wǎng)德州11月22日訊記者 翟巖 通訊員 李杰 李誠)剛買新房,搞裝修的、賣家具的電話一個接著一個打過來,不勝其煩。車輛保險還沒到期,保險公司推銷員的電話就找上門來,推介她們的保險產(chǎn)品,真讓人窩火!

  如果通訊信息被泄露讓你著急上火,那么下面這些信息泄露出去,肯定讓你驚出一身冷汗。

  身份證、銀行卡、手機號、微信號、QQ號、支付驗證碼、U盾、開房記錄…..打包出售,20元一套。這讓你變成了一個透明人,赤裸于天下。你不禁要問,誰盜走了我的隱私?

  2018年6月末,齊河縣公安局接到市民報警:其身份證號、銀行卡號、手機號被人冒用,注冊成了挖坑游戲軟件,正被人網(wǎng)上待售。

  齊河縣公安局隨即開展調(diào)查工作。在省公安廳、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,民警圍繞資金流向,深入偵查,犯罪嫌疑人王某漸漸浮出水面。

  7月6日晚,在東營警方的密切配合下,一伙便衣警察包圍了一幢高層居民樓,王某被被抓獲戴上手銬。

  王某,男,28歲,山東夏津縣人,大學(xué)本科畢業(yè),計算機專業(yè),精通網(wǎng)絡(luò)工程。在東營市注冊成立了一家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。說是公司,其實只有兩人,王某和大學(xué)同學(xué)的妻子。在王某的百度網(wǎng)盤內(nèi),民警發(fā)現(xiàn)了20余萬余公民信息,信息量如此之大、如此之全面,令民警們感到震驚!

  “我不販賣信息,這樣做缺德,并且違法,我只加工信息!蓖跄澈芴谷,加工個人信息怎么能算是違法呢?

  王某是沒有販賣信息,他用廉價買來的信息,注冊游戲軟件,而后網(wǎng)上兜售謀利。

  信息源頭來自何方?專案組民警順藤摸瓜。7月19日,民警趕到上海市,在一家高檔寫字樓內(nèi),將犯罪嫌疑人周某抓獲。

  周某,男,31歲,四川高縣人,研究生學(xué)歷,在上海一家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打工。在他的電腦內(nèi),民警查獲了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。其中一個文件夾內(nèi),有數(shù)萬條公司老板、會計員、出納員的微信號、QQ號,民警試著聯(lián)系了幾個,都非常精準,這些數(shù)據(jù)都是剛采集來的鮮活信息。

  周某供認,其將這些信息兜售給了廣西賓陽縣的網(wǎng)友。廣西賓陽,曾是全國電信詐騙的重災(zāi)區(qū)之一。9月14日,犯罪嫌疑人童某被專案組收網(wǎng)。

  童某,男,32歲,廣西賓陽縣人,堪稱倒買倒賣公民信息的“行家”。在他的手機里,建有大量的信息群,都是從事這個行業(yè)的網(wǎng)友。有據(jù)查證,今年以來,童某倒騰公民信息獲利8.9萬元。在童某家中,有一個神奇的小盒子,這個小盒子,可以截獲他人微信支付驗證碼。也就是說,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,你銀行卡中的錢就會不翼而飛。

  王某、周某、童某只是信息的二道販子,信息源頭需要進一步查證,民警尋蹤覓跡,在江蘇連云港看守所內(nèi),民警見到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魏某。

  魏某,男,25歲,連云港市人,本科學(xué)歷,因涉嫌犯罪已被判刑。他獲取的信息,均來自北京的王某。王某,男,30歲,湖北省人,某金融公司北京分公司員工,從事公司計算機數(shù)據(jù)管理工作,掌握著大量公民信息。他利用職務(wù)便利,將幾十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給買家,獲利10萬元,因涉嫌犯罪,已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,并處罰金15萬元。

  今年以來,全國公安機關(guān)深入推進“凈網(wǎng)2018”專項行動,德州市公安局嚴格按照公安部部署,嚴厲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破獲部督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兩起。

 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:“國家機關(guān)或者金融、電信、交通、教育、醫(yī)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,違反國家規(guī)定,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(zé)或者提供服務(wù)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,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,情節(jié)嚴重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處或者單處罰金。

  未經(jīng)被收集者同意,將合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,屬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(guī)定的“提供公民個人信息”,但是經(jīng)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(fù)原的除外。

  違反國家有關(guān)規(guī)定,通過購買、收受、交換等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,或者在履行職責(zé)、提供服務(wù)過程中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的,屬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三款規(guī)定的“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”。   

  那么大數(shù)據(jù)時代咱們該怎么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呢?

  1、處理好自己快遞包裝上的個人信息

  快遞是個人信息泄露的“大戶”,我們知道,快遞包裝上會有自己的姓名、手機號,地址這些個人信息,所以廣大剁手黨們在扔掉包裝前不要怕麻煩,把這些信息統(tǒng)統(tǒng)毀掉。小融每次都會用黑色的碳素筆把這些敏感信息涂黑,也是一個保持不多的好習(xí)慣之一呢。

  2、手機里別存自己的身份證照片

  一旦手機丟失,而手機中恰好有自己的身份證照片,那么別人很容易就改掉你的支付寶支付密碼,啥后果大家也該知道了吧。反正小編是不會把自己的身份證照片放手機里,不但是怕手機丟了支付寶被盜,還有一個原因是,丑。

  3、平時不要點擊一些來歷不明的鏈接

  經(jīng)常能看到這樣類似的新聞,某某收到一條短信,或是淘寶客服要求退款,或是領(lǐng)取信用卡積分,或是什么孩子成績單等等,然后甩給你一條鏈接,要求你填寫個人信息,或者是下載一個安裝包,然而這些鏈接絕大多數(shù)都攜帶木馬病毒,手機一旦“中毒”病毒就會竊取你的個人信息,銀行卡里的錢被轉(zhuǎn)走那都是分分鐘的事兒。

  4、別隨意填寫問卷或者參與掃碼活動

  大家平時肯定在一些街頭、店鋪門口等地方,遇到有人讓你幫忙填寫調(diào)查問卷,或者是掃二維碼注冊,然后送你一些小獎品,這種行為也會造成個人信息泄露。

  5、手機號不用了要注銷各種綁定的賬號

  手機號不用了別以為停機就行了,停用的手機號會被銷號回收,二次放號給其他人使用。如果你以前用它綁定了微博、微信、支付寶、銀行卡等又沒取消,就很危險了。所以手機號不用了一定要注銷綁定的各種賬號,另外,最好在更換號碼前重新綁定新手機號

  6、提高手機的安全性

  作為一個“沒有手機會死星人”,平時也要提高手機的安全性,因為這是防止信息泄露重要因素。比如不越獄的iPhone安全性更高;使用iPhone最好將“指紋解鎖”功能和“查找我的iPhone”功能打開,同時保證AppleID密碼的安全性,使用一個獨特唯一的安全密碼。

  7、社交網(wǎng)絡(luò)上的一些趣味測試也別隨意點

 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出現(xiàn)了不少趣味測試,比如測測你的前世是什么,測測你的好運有多少等等,只要填寫自己的姓名、性別、生日等信息就能得到測試結(jié)果。但是這也是一種泄露個人信息的行為,如果不想被推銷電話和垃圾短信轟炸,或者更嚴重的利用生日猜中你的支付密碼,這種測試最好別做,類似的還有紅包鏈接,別為了貪小便宜,最后吃大虧。

  8、車票、飛機票要妥善保存好

  車票、飛機票要妥善保存好。那回程的票根,你留作紀念,不必害怕面對離別~可以,但是前提是務(wù)必保存好,因為這些票根上面也有你的個人信息,一旦丟失,被壞人撿到就不好了。

  9、驗證碼打死也不能告訴別人

  驗證碼有的時候可能是你卡里的錢被盜之前的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”,支付寶賬號更改密碼是要輸入驗證碼才能完成的,前段時間比較火的騙術(shù)之“幫你買銀行貴金屬”也是如此,所以大家要像保護銀行卡密碼一樣的保護驗證碼,打死也不要告訴陌生人。

  10、手機和身份證一起丟失,第一時間掛失

  記住一個公式:手機丟+身份證丟=錢丟!因為有了這兩大“神器”,你的支付寶、微信支付、手機銀行等賬戶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更換密碼,前面說了驗證碼是改密碼中很重要的一步,所以要第一時間致電客服掛失sim卡,并且要趕緊將銀行卡、支付寶賬號、微信賬號之類的賬戶凍結(jié)。

  

初審編輯:馬寶濤

責(zé)任編輯:李超然

相關(guān)新聞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