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審編輯:張曉琳
責任編輯:馬寶濤
春回大地萬物蘇,春栽春種正當時。3月12日,德州市寧津縣杜集鎮(zhèn)西段村正忙著栽種冬棗樹苗,西段村老黨員段書森帶頭揮鍬鏟土,與群眾默契配合,扶苗、培土、踩實、澆水……每一道工序都細致認真。
“冬棗預計第三年可以有收益,與傳統(tǒng)種植玉米、小麥等農作物相比收入可以增加好幾倍!倍偶(zhèn)西段村黨支部書記段文峰介紹!巴瑫r我們采用‘冬棗+大豆’復合種植模式,可進一步增加畝產收益。”據悉,本次種植占地約5畝地,栽種冬棗樹苗400余棵,每年預計可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6萬余元。
過去,西段村村南側、西側是廢棄多年的坑塘,分散在30多戶村民手中。2024年西段村黨支部積極響應全鎮(zhèn)農村集體“三資”侵占挪用問題專項整治工作,對涉及農戶逐戶上門溝通、開展工作,統(tǒng)一收回村集體,對廢棄坑塘等進行了改造,通過深挖、填埋、平整,現在整理出魚塘5處,耕地36畝。
目前,已將改造后的26畝土地,以均價600元/畝承包給農戶;剩余10畝土地由村集體經營,發(fā)展大豆純作和“冬棗+大豆”復合種植,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共增收約8萬余元。
“‘三資’清理既要‘清’又要‘理’,如何將清出來的資產轉化為村集體創(chuàng)收是關鍵,需要充分發(fā)揮黨建引領作用,科學統(tǒng)籌謀劃,讓每一寸閑置土地都成為鄉(xiāng)村振興的活力源泉,真正實現村美民富產業(yè)興。”杜集鎮(zhèn)黨委書記張猛表示。(通訊員 狄克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