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城陳公堤與“兩河”的前世今生

2024-07-19 14:58:00 來源:海報新聞 作者:崔浩

  武城陳公堤,曾是縱貫千里的御洪大堤一段。她因黃河而生,因運河而存,與“兩河”淵源深厚,見證了千年以來河與水的故事。在全面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(zhàn)略,加快黃河文化帶建設和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,大力推進“兩河牽手”工程的今天,保護陳公堤遺存,挖掘陳公堤文化,深入研究陳公堤與“兩河”的前世今生,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積極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
  (一) 武城有座陳公堤。

  在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東部,有一條南北向的巍峨大堤,名叫陳公堤。她是北宋真宗年間為阻黃水西泛而建,至今已逾千年。武城陳公堤,北起四女寺牛角峪減河南堤,南至恩武公路(G234),長約20千米。如今,陳公堤成了武城縣最古老最重要的歷史遺存之一。

  北宋真宗年間(1019),黃河在滑州(今河南省滑縣)決口,滔天濁浪卷地而來,千里平原洪水肆虐,莊毀田淹,百姓苦不堪言。朝廷急召水利專家陳堯佐至滑州,率民抗洪。陳堯佐臨危受命,親臨前線,一面用龍帚囚石之法填堵河口,一面順流向北因地就勢夯土筑堤,節(jié)節(jié)推進,縣縣相連,終于筑成了一條南起滑州北至千乘(現(xiàn)山東高青縣)的千里長堤,逼束泛濫四溢的黃河洪水歸入大河故道。堤成水退,百姓得以安居樂業(yè)。為紀陳堯佐恩德,后人遂將此堤名之陳公堤。

  距陳公堤以東不遠(10—15千米),即武城東沙河。春秋時,東周定王五年(公元前602年),黃河發(fā)生了有記載以來的第一次大遷徙,史稱“東周黃河”。黃水過后遺留下武城東沙河。據(jù)《武城水利志》載:這次黃河決口南起河南省?h,由西南向東北沖經(jīng)今內(nèi)黃、大名、冠縣、館陶、臨清、夏津,于夏津縣徐莊村入武城縣境,又東北經(jīng)岳覺寺、兩升官莊、牛莊、馬言莊、仁德莊至孟莊出境入平原。在這條武城東沙河形成后的漫長歷史中,凡發(fā)生在華北平原上的黃河決口北流,大多數(shù)都被疏導或逼束入此“大河故道”。陳公堤的修筑即逼束泛濫黃水入大河故道的典型一例。

  公元前602年(東周定王五年)的這次黃河大遷徙,不僅遺留下了一條“大河古瀆”,而且其尾流靜水還形成了“方圓五百里”的洼地,隋唐時稱“高雞泊”,武城民稱“北大洼”。其范圍包括現(xiàn)武城大洼(又稱恩縣洼)和原河北省故城縣中部、西南部廣大低洼區(qū)域。武城境內(nèi)陳公堤恰恰修筑在“東周黃河”河灘高地與大洼東部邊緣的連接線上。這也正是陳公堤選址的科學之處。1954年,武城北大洼被國家確定為衛(wèi)運河(最下游一個)滯洪區(qū)----恩縣洼滯洪區(qū)。而陳公堤則成為滯洪區(qū)的東部屏障。

  千年風雨,滄桑巨變。千里陳公堤的絕大部分堤段被夷為平地良田,既是州衙所在的德城,也只遺留下陳公堤口、堤嶺等村莊名字,只有武城縣境內(nèi)這20千米古堤面貌依然。武城境內(nèi)堤段保存完好,得益于衛(wèi)運河恩縣洼滯洪區(qū),作為東部屏障,陳公堤歷來受到當?shù)卣托l(wèi)運河管理部門的重點保護,禁止伐樹,禁止放牧,禁止取土,禁止建筑,沿堤人們愛堤如臂,護堤如親,使千年大堤得以原貌留存,成了今日武城縣重要歷史遺跡。平原廣闊突兀而起,大堤橫野,蔚為壯觀。明清時期,陳公堤即被列為當?shù)刂坝^-----貝野長堤。

  陳公堤的北端西側(cè)即是牛角峪,這是處神奇的地方。因四女寺減河南堤與陳公堤相交,形成狀如牛角的狹長角地而得名。牛角峪的聞名遐邇,是因為它的水利作用。牛角峪水利工程主要由三處泄洪閘和一座排澇站組成。臨清以北高地之水,順六五河而來,經(jīng)東泄洪閘直入減河;運河東岸高地之水,由舊城河上游北入沙河溝,再入利民河北支,流至牛角峪從西閘泄入減河;恩縣洼底之水,千流百汊聚到利民河及利民河東支,分二股北流,相匯于牛角峪前。因此股洪水地勢較低,若直入減河往往形成“頂托”,所以,在峪前又建一排澇站,把大洼匯來的洪水機械提注到另一較高泄洪漕內(nèi),再通過中閘排出峪外。高水高排,低水低排,互不侵通,牛角峪成了五百里故瀆泄洪排澇的天然節(jié)控點。

  站在陳公堤與減河南堤的相交點上,西望牛角峪泄洪閘群,巍峨壯觀,五百里故瀆于此縈結(jié),三千年大洼于此束控,這是大運河的靈樞,是陳公堤的伴侶;北側(cè)減河、岔河,古稱“鬲津”,乃大禹疏浚九河之一,是武城大地上最古老的遺存。三堤夾兩河逶迤東去,形勝之地風水奇絕。

  (二)陳公堤與“兩河”的前世。

  武城縣有運河的歷史,始自隋煬帝開永濟渠。隋大業(yè)四年(608),隋煬帝楊廣下令“詔發(fā)河北諸郡男女百余萬,開永濟渠 ”,從此武城大地上誕生了運河(當時稱永濟渠。史稱隋唐運河)。隋唐運河永濟渠在武城縣的河線走向,與后來的京杭大運河完全不是一回事兒。當時永濟渠的開挖,在武城境內(nèi)基本是利用了西漢屯氏別河繹幕支的故道,入境后由現(xiàn)在的老城鎮(zhèn)向東,經(jīng)武城鎮(zhèn)的小董王莊、馬糧莊、高莊(當時的歷亭縣治所),轉(zhuǎn)向東北,經(jīng)武城鎮(zhèn)“四河溝”,到郝王莊鎮(zhèn)李古寺村(當時的索盧縣治所)轉(zhuǎn)向正北,順東周黃河故道西部高地與北大洼邊緣連接處,一路向北流向四女寺(隋時稱安樂鎮(zhèn))。

  武城縣境內(nèi)之陳公堤正修筑在北大洼東部邊緣永濟渠東側(cè)?梢韵胂,公元1019年黃河在河南滑州決口所形成的洪流,肆意橫淌,無序泛濫,陳公堤東(當?shù)孛穹Q堤上)黃水滔滔,而陳公堤西側(cè)的永濟渠則帆檣如云,舟楫如梭,號聲陣陣,運輸繁忙,其功全在陳公大堤。陳公堤因阻擋黃河洪水而生,為護佑大運河而存,其使命即是保護運河,保護大洼,保護一方百姓的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。她以巍巍身軀和不屈意志,與肆虐泛濫的黃水搏斗、抗衡,最終將其逼束到大河古瀆,東流入海。

  人們感激陳公堤,百姓迷信陳公堤。在武城境內(nèi)20千米的陳公堤沿線,歷史上自北向南不斷修筑寺廟,每隔18里就有一座大寺為陳公堤祈福。北端是四女寺(祠),往南是張官寺,再18里便是李古寺,南端(偏東)是岳覺寺。這些建寺之村后來都發(fā)展成了鄉(xiāng)鎮(zhèn)所在地或立集設店的名村。陳公堤附近還有玄帝廟、三官廟(姜王莊)等道家場所。這些村莊都完整地保留至今。

  隨著黃水退去,陳公堤暫時失去御黃的功能;隋唐運河永濟渠也于金·泰和五年(1205)改變河流方向,調(diào)整成老城鎮(zhèn)——甲馬營——鄭鎮(zhèn)口——四女寺河線,成就京杭大運河河型。雖然大運河西移50里,遠離了陳公堤,但四女寺始終未動,至今沒變,一直與陳公堤不離不棄;陳公堤一直與大運河相守相望,血脈相連。

  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1954年,國家將武城北大洼(恩縣洼)辟為衛(wèi)運河最下游的一個滯洪區(qū),當年御黃護河的陳公堤又成了運河滯洪區(qū)的東部屏障,繼續(xù)承擔著守護運河、守護大洼,護佑德州、天津,保護京滬鐵路的使命。1963年進入8月后,南太行山區(qū)連降暴雨特大暴雨,衛(wèi)運河發(fā)生特大汛情,需要利用恩縣洼進行滯洪。8月13日,在四女寺西銀釘口險工處炸堤進洪,頓時滯洪區(qū)內(nèi)一片汪洋,并很快達到最大蓄洪量7億方庫容,水深處接近4米。當時,濟南軍區(qū)四個師16000名官兵前來參加抗洪搶險,嚴防死守陳公堤。某夜,西北風起,平堤洪水波濤洶涌,一排排濁浪借助風力漫過埝頂溢出堤外。解放軍官兵伏身堤上整整一夜,用血肉之軀筑起了阻擋洪水的堅強防線,在古老的陳公堤上上演了一幕軍民攜手戰(zhàn)洪水的英雄活劇。

  洪水退去,滯洪過后,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運河、大洼和陳公堤的水利設施建設,在四女寺建成衛(wèi)運河上大型水利樞紐和牛角峪泄洪閘群,加高加寬加固了陳公堤,沿陳公堤西側(cè)疏浚擴容“六五河”河道,使其成為一條重要的南北輸水通道。

  (三) 陳公堤與“兩河”的今生。

  中國發(fā)展進入到一個新時代,一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時代,一個綠色、環(huán)保、低碳、生態(tài)的時代,一個保護傳承利用好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和自然資源的全面發(fā)展的時代。

  2002年12月17日,國家南水北調(diào)東線工程正式開工。2013年5月27日,南水北調(diào)工程武城縣大屯水庫開始蓄水。古老陳公堤下的“六五河”終于迎來了清澈的長江水。

  2014年6月22日,中國大運河被聯(lián)合國正式收入《世界遺產(chǎn)名錄》,大運河申遺成功。2022年4月28日,斷流百年的京杭大運河實現(xiàn)全線通水,千年大運河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。

  2010年10月,國家開始實施潘莊灌區(qū)引黃濟津應急調(diào)水任務。其中,黃河水穿越四女寺水利樞紐周圍諸多河道倒虹吸工程是關鍵所在。它起自“六五河”牛角峪上游200米左堤,穿越“六五河”西支、利民河東支、利民河北支、四女寺減河、四女寺岔河五條河道底部,于岔河北岸突出地面,于運河船閘附近與南運河交匯。2024年2月26日,第一次潘莊線路引黃入冀輸水工作正式啟動,為德州市實施“兩河牽手”提供了充分條件。滾滾黃河水經(jīng)齊河潘莊引黃閘流入德州市境內(nèi),通過引黃干渠北流齊河、禹城、平原,在平原縣境內(nèi)轉(zhuǎn)入馬頰河河道,再轉(zhuǎn)向西,經(jīng)平原之沙揚河、武城之頭屯東干渠,穿陳公堤而入“六五河”,然后北流至倒虹吸入口。兩河之水匯流后一路向北,直達天津。

  由此,古老的陳公堤下“六五河”中首現(xiàn)“三水匯流”的歷史奇觀;早負盛名的四女寺水利樞紐建筑群,又新添“倒虹吸”水利科技工程新觀;南運河迎來新的水源,新的生機。德州市在全力建設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的同時,及時提出了實施“兩河牽手”工程,使古老的兩河文化融匯,兩大文明互鑒!皟珊訝渴帧贝龠M了130千米引黃干渠沿線的水利工程建設、科技開發(fā)、生態(tài)綠化美化,促進了歷史文化保護利用,促進了許多新型業(yè)態(tài)的形成和發(fā)展,促進了現(xiàn)代化村莊社區(qū)的規(guī)劃建設。一條引黃渠,百里現(xiàn)代風!

  作為大運河滯洪區(qū)東部屏障,作為“兩河牽手”走廊的重要經(jīng)點,作為德州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四女寺節(jié)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作為因黃河而生,因運河而存的歷史水利設施,武城陳公堤理應借助“兩河牽手”的大好時機,有所作為,再創(chuàng)輝煌。

  武城陳公堤北接四女寺減河、牛角峪、四女寺村,南達滯洪區(qū)末端的G234國道,本身就是四女寺文化景區(qū)的延伸。她既有千年以前陳公堯佐愛民御水,恤民疾苦、除民水患的德政文蘊,又有1963年軍民并肩抗洪,官兵臥堤御水的感人壯舉。陳堯佐是北宋名臣,政治家、水利專家、詩人,曾任過北宋王朝的宰相。黃河在滑州決口時,陳堯佐正于家中丁母憂,接旨后絲毫沒有猶豫即戴孝出征,親臨治黃一線,日夜勞累,幾次暈倒現(xiàn)場。陳堯佐其父陳省華,其兄陳堯叟,其弟陳堯咨,一家父子四人三位宰相。其葬地即今河南省新鄭市東郊宰相陳村。一座大堤牽涉著一代名臣,牽涉著一個官宦世家,牽涉著軍民團結(jié)抗洪,還有大堤附近的四女寺孝文化,宋景周抗戰(zhàn)文化,北大洼滯洪文化,水利樞紐水工文化等等,即使建座“陳公堤展覽館”,也必成洋洋大觀。

  “六五河”是陳公堤下之傍水,堤河平行,相依相伴,縱貫南北,間距百米左右的河灘地,地平土好又近水,適于農(nóng)牧漁游各項開發(fā)。一可水游開發(fā)。由“六五河”貫穿,使武城縣城(六六河)、大屯水庫、牛角峪(四女寺)連為一體,甚至從武城縣城以北的六六河岸建設碼頭,可乘船直達大屯水庫游玩,到四女寺觀光,去德城區(qū)購物休閑。二可堤游開發(fā)。除沿河觀光特色村莊,看溫莊的菜棚、白莊的西瓜市場、張官寺的文化大院、祁村的清真寺教堂、后玄的辣椒市場、大王莊的新村建設、李古寺的養(yǎng)雞小區(qū)、東肖河的黃牛集市、董王莊小吃一條街之外,還可于堤坡密林之中修亭建榭,進行休閑、垂釣、射獵、野炊活動。就是自駕香車沿堤跑跑,游走于碧云之中,穿行于草林之間,也是一種難得的放松和享受。三可河灘開發(fā)。南水北調(diào)和引黃濟津給“六五河”帶來了生機靈氣,它不但起到串連起縣城、水庫、濕地、四女寺景區(qū)的作用,而且使河灘開發(fā)成為可能,并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。杭州有“三秋桂子、十里荷花”,我們可以建設“六五河”河灘藕苑,成就“一堤碧云、十里紅荷”的美景。使古老的陳公堤承載起優(yōu)秀的歷史文化,與時俱進的現(xiàn)代文化,治水文化,抗洪文化,紅色文化,水工文化,古村文化,景觀文化,“三水匯流”文化。

  站在古老的陳公堤上,合目諦聽,似乎聞到陳公堤與黃河水的對話。

  陳公堤:歡迎你呀,老伙計,千年不見了。

  黃河水:嘿嘿,你老小子,當年橫著個身子不讓西過,F(xiàn)在,鑿你個洞也得穿過去。

  陳公堤:只要安分、聽話,誰都可過。若泛濫成災,禍害百姓,漫說你不能過,就是親如一家的運河水也休想跨過去。咱就是干這個的!

  是啊,一座大堤先阻黃水西泛,又擋運水東決,千年以來靜處默守,矢志不移,堪稱盡職盡責的典范。而我們是干什么的呢?是為人民服務的,是為人民謀幸福的。我們理應向陳公堤學習,發(fā)揚陳公堤精神,化身為土,捐軀成堤,甘愿為人民擋災擋難,誓死捍衛(wèi)人民利益!

  站立在陳公堤北端減河南堤之上,西北遙望“兩河牽手”處,河川形勝,煙云蒼茫,紫氣蒸騰,祥瑞滿天。轉(zhuǎn)首順陳公堤向南眺望,但見堤河相依,綠樹成蔭,堆云積翠,半天一痕;“六五河”內(nèi)遠道而來的黃河之水,為赴牽手之約,腳步匆匆,滔滔流淌,在距牛角峪200米處一招潛龍鉆洞,便隱去了身影。

  陳公堤與“兩河”的故事還在繼續(xù)著……(通訊員 時云山)

初審編輯:

責任編輯:任瑤瑤

相關新聞